斑点叉尾鮰传染性套肠症及其防治 |
信息来源:泰安大同不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1-2-17 15:00:46 浏览量:908 次 |
套肠症是近年来发生的一种新型细菌性传染 病,危害对象是斑点叉尾鮰 (Ictalurus punctatus) , 已经连续几年造成了斑点叉尾鮰大批发病死亡,严 重地威胁着斑点叉尾鮰养殖的健康发展。目前初步 认为该病是由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引起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以发生严重 的肠炎、肠套叠和脱肛为特征,在短时间内即可引 起大量死亡,我们称此病为“斑点叉尾鮰传染性 套肠症 (Infectious intussusception of channelcatfish , IICC) 该病的致病病原和病理变化特征在水生动 物疾病中是罕见的。 1 流行情况 该病早发现于 2004 年 3 月下旬,在四川省成都市郊的龙泉湖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鮰发生了一种 新型暴发性传染病,该病来势凶猛,具有发病突然, 传染快,死亡率高等特点,在出现症状后的 1 — 2 d 即发生大规模死亡,死亡率一般在 90 %以上,有的 网箱几乎达 100 %死亡率。我们通过病理剖解和观 察发现了一种在鱼类非常罕见的特征性病理变化即 “肠套叠”,而且这种肠套叠的出现率很高,可达 60 %~ 95 %,病鱼一旦出现肠套叠后即不吃食,并很 快死亡。相隔一周左右,四川的三台县鲁班湖、中江 县继光水库、仁寿县黑龙滩水库和简阳县三岔湖以 及大邑、崇州、新津、眉山等县市的网箱和池塘养殖 的斑点叉尾鮰相继发生该病。 2005 年至 2006 年, 该病又连续发生并继续蔓延扩散,不但四川许多养 殖斑点叉尾鮰的地区纷纷发生该病,重庆、贵州、云 南和湖北等省市也出现该病流行,而且病情更加严 重,发病范围进一步扩大,有些地区甚至整池、整箱 死亡,以至斑点叉尾鮰养殖遭受毁灭性打击。估计 这几年的直接经济损失就在 5 000 万元以上。 该病在自然情况下主要感染斑点叉尾鮰,鱼 苗、鱼种和成鱼均可感染,其他鲴科鱼类也可感 染,但在相同养殖条件下的有鳞鱼未见感染 ( 如鲤 鱼、鲫、草鱼、鲢、鳙、鲈和武昌鱼等 ) 。发病季 节主要在春夏, 3 — 9 月是其发病的时期,但以 3 ~ 5 月高发,一般是每年的 3 月下旬或 4 月初开始发 病,发病水温多在 16 ℃ 以上,并随水温的升高病 程缩短。发病急,病程短,死亡快,一般发病率在 90 %以上,病程在 2 — 5 d ,死亡率 90 %以上,首 次发生的疫区往往为 100 %。人工感染试验的斑点 叉尾纲在接种感染后 8 h 即出现症状, 12 h 后开始 发生死亡,在接种后 36 h 内死亡率达 100 %。 2 病原 该病的病原初步认为是斑点叉尾鲴源的嗜麦芽 寡养单胞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由 Hugh 等于 1960 年发现,该菌属于非发酵型、专性需氧不形成芽孢 的革兰氏阴性菌,广泛分布于各种水源、土壤和植 物根系等。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可使山羊和猪等陆生 动物以及一些水生动物感染致病, Ben 等 (2002) 报 道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是欧洲和美国金枪鱼的一种严 重的病原菌,可感染致病引起死亡;同时该菌还可 感染鳄鱼、黄缘闭壳龟、卵型鲳和中华绒毛蟹等 水产养殖动物而致病。我们于 2004 年从四川省成 都市龙泉湖、三台县鲁班湖、仁寿县黑龙滩水库和 简阳县三岔湖等地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鮰病鱼的体 内 ( 肝、肾 ) 分离到一株生理生化特性相同的 G —短 杆菌 (CCFB0024) ,通过人工接种试验,复制出与 自然病例相同的症状及病理变化,证实其为该病的 病原菌。菌株 CCFB0024 为革兰氏阴性杆菌, 多鞭毛,无荚膜,无芽孢,鞭毛数≥ 2 。 在普通营养琼脂呈灰白色,圆形,表面光滑,边缘 整齐的半透明菌落;在 TSA 平板上形成圆形,表 面光滑,边缘整齐,直径 0 . 8 — 1 . 2 mm 的透明的 无色菌落;在兔血平板上出现明显的 p 溶血环。 为非发酵型,严格需氧,生长温度范围为 15 — 41 ℃ ,生长温度为 20 — 30 T ,在含盐量 5 % 以下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生长的 pH 范围为 5 . 0 — 9 . 0 , pH 为 6 . 0 — 7 . 0 ,对除麦芽糖和甘露糖 以外的多种糖类不利用产酸,氧化酶阴性,过氧化 氢酶、 DNA 酶、蛋白酶、脲酶、赖氨酸脱羧酶阳 性, MR 、 VP 阴性, H : S 阴性,冻化牛奶,液化明 胶。根据该菌的形态学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初步确 定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S . maltophilia) ,再结合 16SrDNA 序列分析进行准确的鉴定,该菌的 16S rDNA 序列与 16S rDNA 的同源性高,且在系统 发育树上与其他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菌株聚在一 簇,其同源性在 99 . 4 %— 99 . 6 %之间,从而在分 子生物学水平确切鉴定该菌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该菌胞外产物具有溶血活性、 Vero 细胞毒性、 肠毒性、蛋白酶活性、脂酶活性、 DNA 酶活性和动物 致死性,其对小白鼠的 LDs0 为 4 . 70 mg / ks ,对斑点 叉尾鮰的 LDso 为 3 . 21 mg / kg 。该菌胞外产物接种 健康斑点叉尾鲴后,也出现体表的褪色斑、腹水、肠 炎、肠套叠和肝、脾、肾肿大等病变,这与该活菌感染 发病的病变相似,表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胞外产物 在其致病机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该菌的外毒素是 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 2076D 的多肽,该毒素对多种 动物红细胞具有溶血活性,能使兔回肠结扎产生积 液反应,致 Vero 细胞形态学改变,表明其具有溶血 活性、肠毒性和细胞毒性,对 Vero 细胞的 CDso 为 0.126ug 。该外毒素对斑点叉尾鲴具有明显的致病 性, LDso 为 1 . 85ms / kg ,接种鱼出现与嗜麦芽寡养单 胞菌感染的相似症状与病变,全身多种组织和器官 都具有明显的损伤,病鱼 RBC 和 Hb 含量显著减少, WBC 增加,红细胞脆性增加,血清 AST 、 ALT 、 LDH 、 CPK 活性显著升高,血清 Cr 、 BUN 含量明显升高,血 糖浓度降低和 IgM 含量降低。 3 症状 自然发病初期病鱼表现为游动缓慢,靠边或离 群独游,食欲减退或丧失,并很快发展为各鳍条边 缘发白,鳍条基部、下颌及腹部充血,出血。随病 程的发展病鱼腹部膨大,体表出现大小不等色素减 退的圆形或椭圆形的褪色斑 ( 图 3) ,大的退色斑块 直径 3 cm ,以后在退色斑的基础上发生溃疡。小 的溃疡灶直径 0 . 3 ~ 0 . 5 mm ,大的溃疡灶直径达 3 sm ,并很快着生水霉;部分鱼垂死时出现头向 上,尾向下,垂直悬挂于水体中的特殊姿势,病鱼沉入水底死亡,当提拉网箱检查时才发现箱底 沉有大量的死鱼。发病率 90 %左右,死亡率 80 % 以上。人工感染试验的斑点叉尾鮰在接种感染后 8 h 出现游动无力,呼吸缓慢,并逐步出现头向 上,尾向下悬垂于水体中的特殊姿势, 12 h 后开 始发生死亡,在接种后 36h 内死亡率达 100 %。 4 病理变化 病鱼主要表现为体表 ( 特别是腹部和下颌 ) 充 血、出血和褪色斑,肛门红肿,外突,有的鱼甚至 出现脱肛现象,后肠段的一部分脱出到肛门外 。鳃丝肿胀发白,粘附大量粘液。腹部膨大, 腹腔内充满大量清亮或淡黄色或含血的腹水 ,胃肠道粘膜充血、出血,胃肠道内没有食物, 胃底部和幽门部粘膜充血、出血。肠道发生卡他性 出血性肠炎,肠壁充血,出血,变薄,肠腔内充满 淡黄色或含血的粘液 ,肠道发生痉挛或异常 蠕动,常于后肠出现 1 — 2 个肠套叠,套叠的长度 为 0 . 5 — 2 . 5cia ,发生套叠和脱肛的肠道 明显充血、出血和坏死,部分鱼还见前肠回缩进入 胃内的现象。肝肿大,颜色变淡发白或呈土黄色, 部分鱼可见出血斑,质地变脆 ,胆囊扩张, 胆汁充盈;脾、肾肿大,淤血,呈紫黑色,部分病 鱼可见鳔和脂肪充血和出血。 病理学组织上,全身多组织器官水肿,细胞肿 胀、变性、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特别是肝、肾、胃肠 道和骨骼肌的损伤较为严重,为其损伤的靶器官。 鳃小片水肿,呼吸上皮与毛细血管分离,上皮细胞肿 胀、变性、脱落,充滞于鳃小片间隙内及鳃丝间,同时 有多量中性白细胞浸润 。心肌纤维颗粒变 性,肌间隙增宽,血管扩张充血、出血,巨噬细胞、中 性白细胞浸润。肝水肿,狄氏间隙增宽,肝细胞肿 胀,空泡变性,甚至发生溶解坏死 ,胰腺细胞 变性、坏死,炎症细胞浸润 。肾脏表现为急 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肿大,肾小囊内有多少不等的 红染的炎性渗出液和炎症细胞,肾小管和集合管广 泛性地变性、坏死;肾间质水肿,造血组织坏死,拟淋 巴组织减少,炎症细胞浸润。胃肠道表现为卡他性 —出血性—坏死性胃肠炎,胃粘膜上皮变性、坏死, 脱落,固有膜裸露,固有膜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大量 中性白细胞、巨噬细胞浸润。低倍镜下可见肠道肠 管环的套叠现象 ,肠上皮变性、坏死,脱落, 脱落的上皮细胞、单核细胞和粘液及大量中性白细 胞和红细胞充斥于肠腔内,病变严重的病例可见固 有膜、粘膜下层坏死,甚至整个肠壁都发生坏死。脾被膜水肿,中性白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脾髓内大量 含铁血黄素沉积,红髓淤血,脾窦内充满大量红细 胞、巨噬细胞和一定量的中性白细胞。脑水肿,脑膜 血管扩张,充血,脑基质水肿,疏松多孔,呈海绵状, 神经细胞肿胀,体积大,胞核淡染,靠边,有的发生 固缩。骨骼肌纤维肿胀变性,横纹模糊,消失,肌浆 发生不均匀溶解,严重者肌细胞发生坏死,断裂,崩 解,肌间隙有巨噬细胞和中性白细胞浸润 。 超微病理学上,病鱼肝肾脾肠等器官的细胞均 有较为严重的损伤,细胞肿胀,超微结构破坏,特 别是线粒体和细胞核的损伤很明显。线粒体表现为 肿胀,嵴断裂,断裂或溶解消失,呈空囊状;细胞 核变形、染色质溶解或发生浓缩、裂解边移,甚至 形成类似凋亡小体的结构。 5 诊断 对斑点叉尾鮰传染性套肠症的确诊需从病变组 织内分离到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并结合临诊症状和 病理变化进行综合诊断。用 16S rDNA 序列分析鉴 定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更具有准确性, 16S rRNA 是 核糖体 RNA 的一种,所含的遗传信息丰富,在结 构上分为保守区 (Conserveddomain) 和可变区 (Var · iabledomain) ,保守区能反映生物物种的亲缘关 系,可变区则能揭示生物物种的特征核酸序列,被 认为是适于细菌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的指标。目 前, 16SrRNA 或 16SrDNA 序列分析已广泛用于水 产动物病原菌的鉴定。研究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有 助于早诊断,早治疗,用病鱼肾的组织或其他脏器 组织的涂片进行荧光抗体技术或通过血清学酶联免 疫吸附试验 (ELISA) 可进行快速诊断。 6 防治 (1) 由于该病具有发病突然,传染快,流行 广,死亡率高,一旦发病后很难控制等特点,因此 对该病的防治应根据发病特点及病原的特性有针对 性地采取防控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改善水体环境 条件,科学饲喂,尤其是水质、气候突变的时候要 注意防病,尽量减少低溶氧和恶劣的水环境等应激 因子的刺激。由于本病在开春后,一般是每年的 3 月下旬或 4 月初开始发病,发病水温多在 16 ℃ 以 上,因此要及早预防,在饲料中添加病原菌敏感的 药物投喂,预防该病的发生。当发生该病时,应尽 早诊断,尽早治疗。 (2) 免疫预防是本病关键的预防措 施。因此研制出有效的免疫疫苗将对该病的预防控 制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 免疫预防的资料还很少,我们对斑点叉尾鲴源嗜麦 芽寡养单胞菌进行了初步的疫苗防制,以强毒株制 成全菌体的灭活疫苗,采用腹腔注射、浸泡和口服法 对健康斑点叉尾鲴进行免疫接种,其中浸泡和口服 法分别进行了加强免疫,实验鱼对嗜麦芽寡养单胞 菌的血清凝集抗体效价及其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 抵抗力均显著提高,使用过本疫苗的鱼均获得了较 高的保护率。 (3) 外用消毒药。主要采用一些消毒泼洒剂进 行水体消毒,杀死水环境中的病原菌,但斑点叉尾 鲴为无鳞鱼,应选择刺激性小的药物,如二氧化 氯、二氯海因、溴氯海因等。 (4) 内服药物。本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大小与药 物使用的早迟有关,如果怀疑为本病发生时,应尽快 做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 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因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具有 多重耐药性,对多数常用的抗菌药物都有抗性,且对 一些开始敏感的药物也很快会产生耐药性,这给该 菌感染的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在该菌感染的 治疗中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是决 定药物防治该病成败的关键。研究发现该菌对青霉素和大部分头孢菌素耐药性高,对氨曲南耐药 率 97 %,氨苄西林 94 %,对头孢唑林、头孢克洛、头 孢呋肟、头孢噻肟、头孢西丁、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 >90 %;对氨基糖苷类药物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耐 药率约 64 %,妥布霉素 77 %,且对其它氨基糖苷类 耐药率也较高,甚至达 100 %。有研究表明,替卡西 林/克拉维酸与复方新诺明的联合用药具有良好的 体外协同作用,用复方新诺明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联合应用来治疗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心内膜炎,取得 了满意的效果。根据我们的药敏实验结果,斑点叉 尾鲴源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磺胺噁唑、磺胺甲噁 唑、阿齐霉素、洛美沙星、氯霉素(已被列为渔业禁用药物)、霉素类等高度 敏感;对四环素、多粘菌素、诺氟沙星等中度敏感;对 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等低度敏感;对 青霉素、链霉素、麦迪霉素、新霉素、万古霉素(已被列为渔业禁用药物)、头孢 克洛、头孢三嗪、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头孢西丁、先 锋霉素 V 等具有耐药性。我们通过临床使用效果证 实,复方新诺明、洛美沙星、丁胺卡那、氧氟沙星和强 力霉素等都是对病原菌很敏感的药物,若及时使用, 一般在 1 — 2 个疗程即可控制该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