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养殖对虾应该要如何管理呢? |
信息来源:泰安大同不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8-24 13:57:22 浏览量:1035 次 |
在国内满足条件的较理想、较适合在工厂化车间养殖的水产品种是南美白对虾和斑节对虾。工厂化养虾厂的基本设施有供水和水处理设施、养殖池及保温升温设施、供气增氧及动力设施,在进行封闭循环水养虾时,还应进行废水净化处理。 由于厂房、养殖池、进排水系统建造等前期投资非常大,目前国内工厂化养虾模式:一般是一年养3~5茬虾,如果想提高工厂化养殖的效益,放苗后需要采取标苗的方式,能提高成功率,缩短养殖时间。一次标苗在20天左右,二次分苗在一次标苗10天后在完成,标苗后养殖70天就可以上市销售。 ![]() 工厂化养殖优势 1、占用资源少 养殖密度高,节地、节水、节能,不新占土地,水循环利用,改变传统池塘养殖大量换水和年终干塘方式,大大节约水资源。 2、污染少 工厂化养殖能够对养殖用水进行综合处理,实现水的循环利用,排出的养殖用水污染程度也大大降低。 3、人为控制性强 养殖水体质量清澈优良,工作人员可随时观察养殖品种的养殖状态和投料情况,根据需要投料,减少了饲料的浪费,降低了饵料系数和养殖成本。同时养殖场可以全程掌控和预估每个养殖池的产量,在以往的传统外塘养殖中,只有在收虾之后养殖场才能获得产量数据。 4、可循环养殖 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可根据实际需求量身定制,不受养殖场的场地尺寸,环境限制,均可实施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不受环境和气候的影响。 5、疾病预防 工厂化养殖能很好地掌控水质带来的影响,减少疾病发生的危险。另外,小区域养殖也减少了疾病传染的风险。 工厂化养殖中后期管理要点 1 排污换水 养殖后期投喂量大,残饵和粪便等有机物多,排污换水是有效的解决方法。一次性可以排换池水量的1/3甚至2/3,后期虾的规格大,不担心排污时将虾排出,快速排水,有利于将有机碎屑排出,加水速度要慢,加入的水和养殖池水温差小于2℃,减少对虾应激。 2 勤检查 投喂后1小时检查是否有剩料或粘便,判断对虾吃料和消化吸收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防止投喂不足或投喂过量。虾便过长和粘便不容易排出,污染水质,应及时处理。经常检查排污口,防止被虾壳堵塞,影响排污效果。检查池底是否滑腻,及时处理。 3 保肝护肠 养殖后期投喂量大,对虾的肝脏和肠道负担重,定期拌喂“乳酸菌菌粉”、“丁酸梭菌” 维护胃肠道内有益微生物菌群,纠正肠道菌群紊乱,有效控制肠道病害的发生,促进饲料转化吸收,保护对虾肝胰腺,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 4 补钙护壳 养殖中后期对虾存塘量大,生长和蜕壳对钙、镁和微量元素需求量大,天然水体中的矿物质含量不能满足工厂化高密度养殖对虾的需要。建议在蜕壳期前使用“钙磷双补”补充水体中的钙、镁、磷及多种维生素,使对虾顺利蜕壳、硬壳,降低蜕壳期间感染病害或被同类残食的风险。另外,大量排换水也会引起对虾蜕壳,需要适当补充矿物质。 5 防治弧菌 弧菌量超标一直是困扰对虾养殖成功的一大因素,盲目消毒、大量抗生素的使用,使其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这也是弧菌问题频发的主要因素。目前,弧菌检测主要通过TCBS琼脂培养基来检测, TCBS琼脂用于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的分离培养,但是一些有益菌在上面也可以长出黄色菌落。 “噬菌蛭弧菌”对副溶血弧菌(绿弧菌)有对因弧菌引起的空肠空胃、肝胰腺萎缩、肠炎、白便等症状,可通过外泼、内服有效抑杀水体及虾体内的弧菌,使未染病虾保持健康,发病但仍吃料的虾逐渐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