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链球菌,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植物乳杆菌,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光合细菌,饲料发酵剂,环保微生态,泰安大同不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A PROFESSIONAL
MICROBIAL MANUFACTURING PROFESSIONAL SERVICE PROVIDERS
微生物专业制造服务商

最新动态

News

暴雨过后,鱼塘水质混浊发黄,鱼儿吃料不好,花白鲢草鲫鱼死亡,咋办?

信息来源:泰安大同不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6-29 15:04:49  浏览量:1147 次


许多鱼塘出现了死花白鲢、草鱼、鲤鲫鱼的现象,有些塘连野杂鱼也在死;还有的鱼塘水质老是混浊、发黄,鱼的吃料也不好;有的还发现许多鱼老是在水面游动,或是有些花白鲢成天在二层水里游动。那这些是什么原因,该如何处理呢?今天就来分享我们成功处理鱼病的。

暴雨过后,雨水夹带的泥浆汇入养殖水体,使水体发黄,透明度降低,影响藻类光合作用。另一方面,对换水量大的养殖水体,暴雨过后,水体中藻类的含量降低,产氧功能减弱,容易引起鱼的浮头。同时暴雨引起养殖水体的表层水急剧降温,使得表层水的密度,产生水体对流。原来沉积在水体底部的一些有毒有害物质,此时就会随着水体对流充斥整个水体,鱼受到强烈的应激反应,此时就容易出现游边,大大增加感染细菌性败血症的可能。 
对于暴雨过后的应急处理,重在净水消毒抗应激。首先是净水,把悬浮在水体中的颗粒、胶体物沉淀,增加水体透明度;其次就是抗应激和消毒,对于现在越来越多虾蟹养殖,环境的急剧变化,常会因为应激引发疾病;就是消毒的处理,通过以往的经验,当养殖水体新进的水量超过了原有水量的三分之一,建议进行下消毒处理,以防止病原菌的带入;假如雨水中夹带养殖区周边的有机物汇入过多,还应及时的补充微生物。当水体中透水量过大,水质清廋,还应及时的补充适量的氮、磷、钾及藻种,促进藻类生长,重构水体中生态系统的稳定;如水质偏酸,还可适量补充生石灰。许多养殖水域大多建在地势低洼处,还应及时检查堆放的饲料是否受潮,杜绝霉变饲料引发的疾病。 
1、暴雨过后要消毒

外源性水源汇入,会带来大量的细菌,这些都是易诱发细菌性疾病的。像许多大水库,或是两山间的夹槽渔塘,缺乏独立的进排水系统。一下雨涨水,山水随着山形地势汇入到养殖水体,一旦汇入的水量比较大,就会带来大量细菌。雨后太阳出来一晒,水温升高,就容易出现细菌性败血症。表现出的症状,就是体表泛红,鳍条、鳃盖、肛门附近出血发红,以西南的云贵川渝为例,普遍出现死亡的鱼就是以花白鲢、鲫鱼草鱼等为主。

2、暴雨过后,大量的花白鲢浮在水面,或是在二层水里游动,这是什么原因?

对于这种现象,根据我们的经验,这个时候,主要还是一些鱼塘水体偏瘦,或是过水量太大,水体中饵料不足所致。比如下午或傍晚时,水体的中上层饵料浓度相对集中一点,所以这些滤食性的鱼滤食饵料并无大碍,但如果是尾部露出水面,那就有问题了。

这个时候,往往伴随有寄生虫。如锚头鳋、中华鳋、鱼鲺等,而这段时间,也是这些寄生虫容易爆发的时候。我们在水库时,如果鱼体上有红点,或是有这些症状时。假如是草鱼,发现鱼体发黑,在水面游动,那就是有问题了,这个时候,往往是伴随着烂鳃或是代谢性障碍的问题了。

3、每年到了阴雨连绵的梅雨季节,光照减弱,太阳光的紫外线杀菌功能也在减弱。

随着气温的升高,地表湿度加大,有利于细菌繁殖,大量的细菌随着水流汇入养殖水体里。许多鱼塘,在过水后,小量过了下影响不大,当过水量稍大的情况下,一旦没有进行消毒,遇到正好汇入了大量病原菌,那就很容易爆发细菌性的疾病。 
开始仅仅是一些体表出现炎症、损伤、鳞片松动等,一旦细菌的大量繁殖,有的细菌就会通过肠道,体表的伤口感染,不断地向血液中释放毒素,出现局部发炎发红。随着细菌在血液中数量的增加,一旦在某一机体部定植,就会在这一部位形成浓毒血症,当发展到一定阶段,还会形成全身性的败血,就是养殖户常说的出血病。

其实质,就是病菌的毒素使血细胞溶解,溶解后的血细胞从血管壁渗透到鱼体外,我们肉眼能看到的就是鱼的体表发红。所以每年的这段时间,都是这种细菌性败血症的高发期,在预防上力求做到有外源水汇入后,要引起重视,尽量消毒预防。

对于草鱼养殖来说,在大量投喂一段时间后,鱼体的肝脏免疫功能降低,一旦遇到养殖水体中病原菌浓度增加,鱼就易出现细菌性疾病,如赤皮、烂鳃、肠炎等症状,这主要还是与草鱼的免疫力相关。从细菌的角度去预防,当然是适时的消毒,同时注重用微生物间的相互竞争去控制,如芽孢杆菌、丁酸梭菌、酵素等。用消毒的方法去减少病原菌的数量,同时又人为的培育水体中对鱼无害,有益的微生物。处理完环境,再从鱼体内入手,在饲料中添加丁酸梭菌、调节肠胃、增强免疫,预防鱼病。

这段时间的草鱼黑头、体表局部发黑,在水面上漫游,基本上就要注意细菌性疾病了。有病从小医,无病预防,尽早治疗是草鱼疾病防治中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