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链球菌,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植物乳杆菌,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光合细菌,饲料发酵剂,环保微生态,泰安大同不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A PROFESSIONAL
MICROBIAL MANUFACTURING PROFESSIONAL SERVICE PROVIDERS
微生物专业制造服务商

最新动态

News

对虾白便的诱发因素及处理方案

信息来源:泰安大同不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5-10 9:12:33  浏览量:1124 次


自2010年至今,对虾白便综合症一直是影响南美白对虾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由于该病的病因复杂多变,缺乏有效防治药物,因而给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01白便的发病过程

(1)发病初期病虾粪便变得细长或出现明显拖便,并伴随极少量白便,在池塘下风口塘边可以看到少量细长白色棉线状粪便。

(2)发病中期肝胰脏开始萎缩、变小,外观模糊,部分病虾出现红须、红腿、肠道肿胀、变粗等症状,水面漂浮的白便也逐渐增多。

(3)发病后期开始在下风口看到大量的白便聚集,此时对虾开始出现明显减料或不吃料,且伴随游塘及偷死。

02对虾白便原因的分析有专家分析认为南美白对虾肝胰腺结构和功能损伤是造成白便症的根本原因。造成肝胰腺受损的因素有环境、饲料营养、病原微生物、虾体质量、药物滥用等。

(1)虾体方面

投放的虾苗品种不良,且自身体质较差,肝胰脏的结构和功能不健全,若在养殖过程滥用损害肝胰脏的抗生素和刺激性较大的药物,都会导致对虾发病。
(2)环境方面
南美白对虾栖息在池塘中下层水体,夏季高温或多雨季节,大量残饵、粪便以及死藻累积容易导致该层水体发热、发臭、泛酸和有毒物质超标,使该层水体成为致病菌和病毒等的滋生地,如不及时消除,容易导致对虾肝肠功能紊乱,最终导致白便。
(3)病原方面通过对病虾进行解剖、检测发现,其肝胰脏及肠道内的弧菌含量严重超标。这些致病菌聚集在池塘底部,附着在饲料、残饵、有机碎屑、死藻上不断繁殖生长,对虾摄食这些物质后,通常引起胃肠道感染、心肌损害、肝胰脏明显萎缩。有资料显示,当水中弧菌含量超过1000个/毫升时,对虾有暴发细菌病的风险,而由于养虾密度高,残饵、排泄物多,在高温季节容易分解造成水体内水质、底质变坏,弧菌大量快速滋生而引发白便。
(4)饲料方面南美白对虾在夏季高温季节生长代谢旺盛,然而投饲过多或投喂过快会导致肝脏和肠道消化吸收负担加重,造成损伤并引起白便。另外长期食用霉变饲料会容易造成对虾肝细胞坏死,肝胰脏解毒和消化功能障碍。

(5)药物方面滥用抗生素、消毒剂、杀虫剂均能导致对虾肝胰脏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肝功能障碍。另外药物消毒、絮凝剂改底等因素会导致水质不稳定,底质发热、发臭、缺氧,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超标,均会造成致病菌滋生甚至暴发疾病。03当前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白便”是对虾肝胰脏、肠道长期发生慢性病变的结果,一旦池塘漂浮大量白便,此阶段对虾肝胰腺结构严重损伤的已经无法治愈。

因此“白便”的防治必须以预防为主。预防方法

一、避免水变“倒藻”,保持水质稳定 长期高温和气温的剧烈变化出现而导致水变“倒藻”是白便发生的重要原因。所以在高温和异常天气可以通过补充碳肥和有益菌,防止异常天气引起藻类大量死亡。同时定期使用氧化性底质改良剂分解底层过多的有机质,减少白便的发生。

使用效果:

二、选择优质饲料,避免投饲过多或过快在白便发生的高峰期,尽量选择1号料或2号料全程投喂,因为粗蛋白质含量低、原料质量差的虾料投喂后容易发生白便,尽量不投喂。同时避免加料过多或过快,降低肠道消化负担。

三、内服促生源保肝护肠,壮虾体质肝胰脏的组织和细胞遭受细菌、藻毒、霉菌、药物的侵害发生病变,会引发肠道中消化液分泌失常和肠道内菌群紊乱,直接导致肠道粘膜受损脱落,最后随粪便排出体外形成白便。通过拌料投喂(丁酸梭菌)可以保肝护肠,促进对虾肝脏解毒排毒,减少毒害物质对肝脏和肠道的损伤,增强对虾体质,减少发病率。
治疗方法

一、发病早期    

拌饵投喂山青五黄散每千克体重南美白对虾0.5克,连用 7~14天,同时内服丁酸梭菌10克/千克饲料,每天两餐,连喂3~5天可有效控制早期白便。

二、发病中期    

外泼大蒜粉、五黄散等中药抗菌药,同时内服西药抗菌药治疗,白便减少后要根据具体情况再延长内服时间,防止反复。白便症状得到初步控制后,要尽快内服(丁酸梭菌)恢复肠道功能,另外要及时施以碘制剂进行水体杀菌,同时内服抗菌保肝药调理治疗,防止病情反复。

04结语对虾白便难治疗,预防为主要做到。
稳水补菌防倒藻,投料管理很重要。定期拌料做保健,肝脏健康免疫强。弧菌检测做预防,病发早期易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