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酸梭菌在水产上的应用 |
信息来源:泰安大同不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9-11-14 8:50:29 浏览量:1858 次 |
丁酸梭菌,又名酪酸菌,丁酸梭状芽孢杆菌,丁酸菌。酪酸菌是1933 年由日本千叶医科大学宫入近治博士首先发现并报告的, 因此又名宫入菌。分类归属于梭菌属, 为革兰氏阳性厌氧杆菌。 1935年,俄罗斯微生物研究所Kingi miyairi博士从人的粪便和土壤中分离出丁酸梭菌,随后发现其厌氧培养的过滤物中含有较少的脂肪酸,具有极强的整肠作用,它可抑制肠道中的致病菌,促进肠道中有益菌如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生长,1992年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在俄罗斯微生物研究所引进丁酸梭菌,并在中国定植,为中国微生物有益菌起到重大贡献。
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属于芽孢杆菌科,梭菌属,革兰氏阳性,有芽孢,孢子卵圆,偏心或次端生。可抵抗不良环境。 丁酸梭菌是一种专性厌氧的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其直径为(0.6~1.2)×(3.0~7.0)µm,两端钝圆,中间部分轻度膨胀,细菌呈直杆状或稍有弯曲,单个或成对,短链,偶见有丝状菌体,周身鞭毛,能运动。孢子卵圆,偏心或次端生。革兰氏染色初培养的菌为阳性,菌稍长可变为阴性。在琼脂平板上形成白色或奶油色的不规则圆形菌落,稍突,直径为1~3mm。不水解明胶,不消化血清蛋白,能够发酵葡萄糖、蔗糖、果糖、乳糖等碳水化合物产酸,一个显著的特征是产生淀粉酶,水解淀粉但不水解纤维素。水解淀粉和糖类的最终代谢产物为丁酸、醋酸和乳酸,还发现有少量的丙酸、甲酸,硝酸盐还原实验均为阴性。丁酸梭菌DNA的G+C含量的摩尔分数为27%~28%。
1、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
2、增强免疫功能,促进动物的生长
3、促进肠道上皮组织细胞的生长
4、去亚硝酸盐、降氨氮,降低COD和PH值含量,缓解舍内空气质量
1、耐热性高
2、稳定性好,适应能力强
3、粘附能力强
1、防控肠炎、白便
2、减少空肠空胃
3、顺利转肝抗应激
4、稳定性好
大同不凡生物,专注水产功能微生物原料服务。“丁酸梭菌”做为饲料添加剂在饲料中应用,内服拌料预防100克/吨料,治疗200克/吨料;在调水、改底、防治肠炎白便等泼水80克/亩.米。 在动物肠道内可体现五大生物特性 1、促进动物肠道有益菌群(双歧杆菌, 乳酸杆菌)的增殖和发育,抑制肠道内有害菌和腐败菌的生长、繁殖,纠正肠道菌群紊乱,减少肠毒素的发生。 2、在动物肠道内能产生B 族维生素、维生素K、淀粉酶等物质,具有保健作用。 3、丁酸梭菌的主要代谢产物丁酸是肠道上皮组织细胞的再生和修复主要营养物质。 4、厌氧或者兼性厌氧芽孢杆菌,不受胃酸、胆汁酸等影响。 5、对多种饲用抗生素有较强的耐受性, 可配伍使用。 丁酸梭菌作为新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对于减少当前饲料中抗生素产品的滥用、减少药物在肉品中的残留、降低动物细菌的耐药性和保障动物健康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