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在春季管理技术要注意细节 |
信息来源:泰安大同不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3-10 8:22:30 浏览量:96 次 |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尽管春寒料峭,气温起伏不定,但气温回升的大趋势不可逆转,及时做好鱼塘春季管理工作,给一年的健康养殖打下良好的基础。早春阶段做好疾病预防十分重要。为全年的养殖高产开一个好头!
初春池塘管理要点
1、提高水温
在适温范围内,鱼类会随着水温的上升而增加摄食,加快生长。初春鱼塘水位应控制在0.6—0.8米,使水温能较快升高,促使鱼类提早开食。开春后要勤灌水,同时应适当施些有机肥,以利提高水温。遇连续阴雨天气时,要适当增加水深,以防水温变化幅度过大。
2、调节水质
由于气温、水温逐渐回升,鱼类的生物饵料开始大量滋生,若发现水质老化和偏酸性,可注入20厘米深新水,并每667平方米用20千-30千克生石灰全池泼洒。水质清瘦时,适当补肥能增加适口的天然饵料,还能保证池塘溶氧,但水不宜过肥,避免遇到天气变化时,水体倒藻。肥水时,不要加量使用肥料,建议少量多次使用肥水膏和芽孢杆菌,促进藻菌平衡生长。
3、改良底质
早春池塘水容易浑浊,几天后水又变绿,这种情况多是因为池塘返底,底肥上翻,藻类繁殖起来,此时池塘溶氧高,但鱼吃料差,水位浅的池塘更明显,所以在开春后及时使用过硫酸氢钾进行底改,如果淤泥相对较深可连续使用2-3次。
4、及时投喂
当表层水温升到10℃时每天或隔天投饵一次,每次投饵量为夏秋季的1/6左右,或以3—5小时吃完为宜。与此同时,可进行引食驯化。方法是:先少量喂料,等鱼的消化系统恢复,吃料状态平稳,并恢复到停料前的状况,再按正常量投喂,且要降低饲料的蛋白含量。驯料时间要循序渐进,一般持续25-30天,一天最多投喂2餐,不可着急。由于在越冬期间,部分鱼停料,重新到料台吃料的时间相对较长,同时开春温度的变化,也需要一定时间适应。驯料时以鱼上水面吃料为标准,刚开始驯料时,会有一部分鱼因为光照、声响等因素不上水面吃料,所以驯料要循序渐进,直到观察上水面吃料的鱼,占投放种苗数量的90%以上为宜。
5、病害防控
鱼类如长期处于饥饿状态,会导致体质下降,疾病增多。本着防重于治的原则,尽量避免鱼病发生,保障养殖动物健康生长。
春季气温低,是水霉高发的季节,大家需要特别注意,平时多注意巡塘,防止鱼拉伤情况出现,可以定期泼洒水杨酸或者硫醚沙星预防水霉滋生。
寄生虫性疾病常用药物有晶体敌百虫、硫酸铜、硫酸亚铁、食盐等。
细菌性疾病可用漂白粉、生石灰等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此外,地锦草、枫叶、大蒜、五倍子等中草药也是较好的防治药物。
同时,也要注意防止鸟类、鼠类、水蛇等自然敌害生物对于养殖水产的危害。
结语:只有全方位地做好春季水产养殖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地保证全年水产养殖生产的丰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