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规范养殖黄颡鱼? |
信息来源:泰安大同不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2-15 14:30:53 浏览量:207 次 |
近几年黄骨鱼养殖的密度越来越大,导致病害频发。随着气温回升,天气多变,寄生虫和有害菌开始滋生繁殖,黄骨鱼病害也开始发生。那么如何通过池塘的管理来让我们养殖的黄骨鱼又好又健康呢?今天小编分享一下如何管理:
首先要注重水质调节
1、调节水质,稳定水体
早春时节,最好不要加注新水,如果水位太浅处于1.0米以下时,可适当加入池塘老水。如果要加新水,可以在加入新水后用葡萄糖和多维连续泼洒2-3次。同时,一定要注重改底、解毒,注意改底不能全池改,一般改底三分之一。解毒要分多次进行,才能长效保持水体活力。
2、改底消毒
黄骨鱼属于底栖鱼类,底部环境严重影响其生长。改善池塘底部环境,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积累,有助于黄骨鱼的健康生长。可以使用10%聚维酮碘,推荐每1m³水体使用0.45~0.75ml,每隔7天使用一次,经过稀释400倍后全池泼洒,减少水体病原菌,不要使用刺激性强的消毒剂。 同时搭配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全池抛洒,氧化底部有机质,控制池塘底部病原菌。
3、肥水
春季肥水是关键,另外,杂交黄骨鱼小瓜虫病特别严重,肥水可以有效预防小瓜虫病的发生。
4、增氧
平时勤开增氧机,增氧解毒,促进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分解代谢,稳定水体。
5、定期检测水体理化指标
定期对池塘溶氧、pH值、氨氮、亚盐等指标进行检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尽量不进行捕捞,因为捕捞会造成黄颡鱼皮肤机械损伤,容易感染病菌,增加患病风险。
养殖管理
1、提早投喂,适当加料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黄骨鱼开始恢复吃料,由于早期鱼体的消化机能尚未恢复,加料过急、投喂过量或者饲料变质等情况都会给鱼体造成较大应激,所以投喂时需要保证饲料质量,加料时要适度合理。
2、增强免疫力、抗病性
黄骨鱼开始摄食后,可以适当添加一些保肝护肠类动保产品,帮助鱼体提高肠胃消化吸收功能,促进摄食快速恢复体质,同时增强鱼体免疫力,为后期疾病防治打下基础。
3、慎用杀虫药,预防为主
春季黄骨鱼感染寄生虫,其实造成死亡并不大,但部分朋友习惯使用杀虫药物,使用后会对水体产生破坏,出现倒藻等水质问题,同时如果使用量过大也会对鱼体造成伤害。尽量在少量寄生时就采取措施预防!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