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池底防“黑化”最全的有效办法! |
信息来源:泰安大同不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2-11-17 15:45:15 浏览量:574 次 |
养殖池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有时会发生池底“黑化”现象,即池底泥土失去原土色,变黑发臭,有的在局部, 有的则大面积发生,轻重不一,老池、旧池。 一、池底黑化的原因 由于养殖前未进行清淤或清淤不彻底,存留的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水温适宜时变质发黑发臭;投饲量过大 或投饵太集中,造成饲料过剩,一段时间内残饵腐败变质,发黑发臭,继而污染池底;池底生长大量水草,条件不 适时水草死亡,时间过长引起腐烂变质,造成池底发黑;蓄水池有机质含量过大,在进水时有机质随水进入虾池, 有机质沉淀后腐败变质污染池底而发黑。 二、池底黑化对虾受到的危害
1.影响品质
由于池底黑化后发黑发臭,对虾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上会影响其体色及肉质,使体色不鲜艳口味差,影响售价。 2.影响生长
对虾喜清新的环境,底质受到污染而黑化后,会产生有害物质,不利虾生长,且底质不好时虾也不愿潜入,易使其 改变生活习性而影响其生长发育。 3.引发疾病,造成死亡
虾池池底 “黑化”,造成底部污染,易滋生细菌。细菌大量繁殖则极易引起对虾疾病的发生,轻则影响生产,重则 引起大量死亡,造成损失。 三、解决池底黑化的措施
1.彻底清淤消毒后要用清水冲刷池底1~2遍。 2.要根据虾的存留数量、个体大小、天气、季节、水质状况等合理投料。 3.通过增氧机的暴气作用改善底部环境,减少池底黑化的机率,减缓黑化过程,降低危害。 4.注意更换新水,防止有机质含量高的水进入虾池,采取综合措施调节好水质,保持水质的清新,并注意使用“乳 酸菌”等生物制剂改善水质和底质。 5.采取多种措施控制水草的生长繁殖,防止水草(特别是丝状藻)的大量生长,若发现水草过多或水草死亡,则应 及时将其捞出,防止腐烂变质。 大家在选择抑制青苔,蓝藻产品的时候选择“蓝藻分解素”控制,有益菌分泌的代谢产物纤维素酶可以分解丝状青 苔,同时分解蓝藻细胞壁,抑制蓝藻生长。对养殖品种和水草安全无刺激。 6.定期使用“EM菌”配合“生物底改”进行调水改底。
声明:本文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