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链球菌,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植物乳杆菌,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光合细菌,饲料发酵剂,环保微生态,泰安大同不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A PROFESSIONAL
MICROBIAL MANUFACTURING PROFESSIONAL SERVICE PROVIDERS
微生物专业制造服务商

最新动态

News

南美白对虾脱壳难-难在哪?

信息来源:泰安大同不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10/16 15:47:26  浏览量:628 次


养虾农户都知道,对虾的生长是需要经过不断的脱壳来完成的,因此我们所养殖的对虾产量如何、效益如何,一定程度上跟养殖过程中的脱壳环节的顺利与否有直接关系。事实上,从拿P5的对虾苗到出虾,整个养殖过程要进行近五十次脱壳,如:虾苗30~40小时脱壳1次;体重为1~5克的仔虾4~6天脱壳1次;15克以上的大虾一般2周脱壳1次。同时这些脱壳的成功与否跟池塘环境有很大关系,一旦水环境不佳,很容造成对虾出现脱壳不遂、软壳甚至因此导致死亡的现象。那么,养殖过程中造成对虾脱壳困难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预防呢?

一、了解对虾脱壳的生理过程  
1、脱壳前期:脱壳前,对虾会大量摄食,大量吸收水体当中的钙质及其他微量元素,进行营养物质储存,为接下来的脱壳做准备。
2、脱壳期:一般对虾都是在夜晚的上半夜进行脱壳,开始脱壳时对虾身体会大量吸水,同时耗氧量也有所增加,旧壳破裂,新虾长出,此过程只有短短几秒或数分钟。
3、脱壳后期:一旦成功脱壳,接下来重要的一步就是虾壳钙化(硬壳),因为刚脱完壳虾体比较软,抵抗力差,很容易收到病菌的侵害,因此对虾脱壳后会立即从水体当中吸收大量的钙质及其他微量元素,完成硬壳。

二、引起脱壳困难的因素有哪些?  
1、水质因素
对虾池塘水质恶化,氨氮、亚硝酸盐超标,pH值不正常,溶氧底(对虾脱壳期间耗氧量大),总碱度过高或过低(影响水体缓冲力)等因素,造成对虾体质下降,抵抗力差,在脱壳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脱壳困难,具体表现在旧壳仅脱出一半或脱出旧壳后身体反而缩小。
2、底质因素
池塘藻类老化死亡加上一些残饵、粪便等,没有及时处理,长此以往这些腐生蛋白在池底发酵,引起底质恶化,不仅会引发有害菌的生长,而且还会导致一些有害生物如纤毛虫大量滋生,使对虾的甲壳发生矿化,新旧壳发生粘连导致对虾蜕壳困难。同时藻类大量死亡都会产生毒素,诱使对虾异常脱壳,对虾因新壳尚未完全形成,旧壳又没有顺利蜕下而形成双层皮。

3、营养因素
水体缺钙,钙是对虾脱壳重要的元素,水体钙不足会造成虾壳软壳、脱壳不遂、脱壳困难等现象。除了钙元素之外,还应当向水体添加其他比如铁、锌、锰等微量元素,因为微量元素作为多种酶的辅助因子或结构成分,参与对虾机体多种新陈代谢过程,在维持对虾健康和正常生理功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一旦缺乏就会对对虾生长代谢、免疫机制带来不良影响,影响对虾脱壳。
4、天气因素
在养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如台风、暴雨、寒潮等天气,这种天气会影响池塘藻类的光合作用从而导致池塘缺氧,这一系列的影响会对虾造成强应激反应,在这种状态下对虾会消耗大量能量来对抗这种应激,很容易导致对虾体质下降,从而给其他病菌可乘之机,影响对虾脱壳困难,甚至死亡。

三、如何预防对虾脱壳困难?  
1、加强饲料营养
饲料是虾获取各种营养素的主要来源,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选择品质好、营养均衡的全价配合饲料。此外需要定期搭配一些营养类产品,提高对虾的抵抗力及免疫力。在保肝护肠方面,促进对虾肝胰腺及肠道功能的发育,满足脱壳时的营养及能量需求。

2、保持良好的水质
定期改底,保持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处于较低的水平,减少对虾的危害作用;保持塘底的氧化还原电位处于较高水平,利于有机质分解和利用;维持平衡的藻相、菌相,保证养殖水体中有充分的溶解氧,及时消纳残饵和粪污,减少池底有害物质的积累,同时向水体补充有益菌使之成为优势种群,除了调节水质以外还能控制有害菌的繁殖。 
3、注意天气变化
前面说到的一些天气,在遇到这些天气前后以此解除水体毒素及提高对虾抗应激能力。此外,除了在30天内的对虾脱壳时间不固定外,其他基本上都是在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左右,这时要加强观察对虾脱壳情况,补充水体钙质及微量元素,快速促进对虾硬壳。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